香港抗爭雜記

海鯤遺音
4 min readAug 4, 2019

--

當香港抗爭正熾,而且長達一個月都沒有消退跡象時,許多人紛紛預言香港可能戒嚴、解放軍可能實施鎮壓,類似風聲不斷傳出。

然而,姑且不論香港人如何看待這類「預言」,英國金融時報卻很明確指出,不管中國當局如何想要進一步逼迫香港人就範,都是動輒得咎,因為這會直接衝擊香港的金融地位,並直接影響中國的經濟命脈。

香港的金融地位,不僅是今日香港人可以跟中聯辦對幹的底氣,也是香港人之所以出來抗爭的根本因素。香港人之所以不分職業,幾乎全數出來,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這直接影響了香港的實質獨立地位,是香港唯一的命符。香港雖然直接為中國所控制,但一直有著幾近獨立的地位,正是因為香港作為區域金融中心的重要角色。中國不僅要靠香港對外募資,也需要香港作為資金的白手套,更是許多紅色權貴資金與人身的避難所。雖然中國聲稱上海、深圳等城市將要取代香港,但實際上根本不可能。就算中國城市的經濟規模可以追上香港,但他們永遠被限制在一個重重管束的金融環境當中,對中國的實質意義有限。尤其因為近日美中貿易戰升級,許多外資企業紛紛出逃,中國的資金流動愈發限縮,凸顯中國一般城市的致命弱點,讓香港的地位更形重要。

從這個月的情勢看來,香港人對此了然於心,所以從一開始的撤回「送中」條例,一步步上升成要求雙普選。香港人深知,這是他們最好的機會,也是最後的機會。但是當然,對中國而言,香港的抗爭成為棘手的難題。

中國目前對外的言論雖然氣焰甚高,但是這些言論對壓制香港抗爭毫無用處,足見中國其實進退失據。北戴河會議到底能談出什麼解方,不得而知。用話術欺騙可能是一種方式,但到底要說到什麼程度才能讓香港的抗爭不再延燒,殊難預料。如果謊話不小心成真了,對中共而言,會是另一種難以想像的災難。

中共的未來,在我有限的歷史經驗中,可能只有蘇聯的崩塌與國民黨在台灣的轉型較能參考。然而台灣的轉型對中共而言代價過大,台灣的量體很小,而且有地方自治的洩氣閥使內部壓力不至於大到讓國民黨崩塌,更重要的是,國民黨一直有個美國在約束,足以讓蘇聯訓練出身的蔣經國也不得不順從「美」意進行民主化。中國自從跟蘇聯決裂後,就沒有天朝上國約束了,遲至今日,川普才試圖要扮演這個角色。然而中共早已錯失機會窗口,如今只能一直朝向避免像蘇聯倒台的方式進行。

但或許像劉仲敬所言,當美國決心戰略包圍中國之後,中共最終連像蘇聯倒台那樣的結局都不可得,而是會急遽分裂,轉化為內戰。如同明末朱由檢不惜一切要阻擋清兵入關,卻使內部崩潰,流民集結變成武裝勢力,攻破北京城,最後仍讓清軍以「維和部隊」的姿態入關,順理成章成為統治者。也就是說,中共窮兵黷武會變成壓垮中共的最後一根稻草,當中央威權消失,地方軍系就會迅速分裂割據,成為類似民初軍閥的狀態。但由於人民已經徹底費拉化,內部凝聚力已經蕩然,除非有類似美國那樣的外來勢力進入控制,否則全中國就會類似當年張獻忠濫殺四川那樣,一般中國人將成為絕對會犧牲的韭菜,即使得以身免,也一無所有。

如果中共想斷臂求生,可能斷的地方應該是對美談判。畢竟再怎麼犧牲經濟,不能失去香港這個唯一的白手套。韭菜可以盡情收割,但權貴必須有路可退。如果香港貿然鎮壓,就是對自己的太陽穴開槍,連後路都不留了。全面壓低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也有助於加強中國內部的控制,就像北韓的做法一樣。但香港人的雙普選要求也是問題。重點在於,普選之例一開,中國有沒有辦法圍堵,使其他省市不會群起效尤?可能澳門會跟著要求比照辦理,然後是深圳、珠海、廣州,一路延燒。就算人大代表跟地方首長的選舉人都是中共所控制,但只要形式一開,就會有難以預測的變數,像台灣的中壢事件一樣。這可能會是中共另一個縈繞不去的夢魘。

中共一直不敢落實那怕僅是形式的民主制度,這是冷戰對抗情勢的遺緒,就怕一旦做下去,所有共產黨一切意識形態的正當性都會消失無蹤。雖然如今的中共根本與馬列思想的法理沒有關聯,但面子上仍然要維護,這可能是中共式的杞人憂天,但也有可能確實會如他們的擔憂。所以中共遲遲無法踏出這一步,連經濟成長的所帶來的正當性也無法挽救。但正如清末君主立憲失敗的例子,如果錯失機會窗口,下一個結果便更為嚴重。滿清因為與世界接軌,本來應該在太平天國時就要滅亡的情況下得以苟延殘喘,然而多出來的時間並沒有因此讓滿清認清現狀,延命了四十年,最終仍是被彈藥庫意外爆炸所消滅。共產中國理當要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終結,然而因為佔到冷戰對抗的機會窗口,使中共得以在美國的善意下,逐漸成為所謂的第二大經濟體。遺憾的是,中共重蹈滿清覆轍,並沒有趁此機會進行政治改革,而是在天安門事變後整個關上,從一開始用來暫時制衡獨夫的元老院體系,逐步又回到一人獨裁的狀態。民主形式可能讓中共瓦解,但「中國」這個外殼應該還可以維繫,如果連形式都不要,迎接中共的,就是分崩離析的末日。

--

--

海鯤遺音
海鯤遺音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