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左

海鯤遺音
Jun 11, 2021

--

世界上是沒有免費午餐的,而無根知識份子熱愛的就是免費午餐,他們要求的實際上是零成本地充當統治階級。他們不願意流血,而且沒有戰鬥力,不願意出錢,而且沒有錢,但是他們要求統治階級的權力。他們要求所有的統治階級像侍候國師一樣侍候他們,服從他們的指揮。如果不服從他們的指揮的話,他們就要詛咒你快點倒台。

認識的網友在臉書不斷質疑國產疫苗,宛如黃白粉之流,還想要寫篇大論,痛陳台灣當局之不是。我一直想劉仲敬必然有評價這種人的說法,上面這段不見得是最準,但也差不離。

像這種在大學念了一點西洋理論,參與了一些抗議活動就覺得自己是進步份子之流,往往覺得自己批評政府責無旁貸,指證歷歷彷彿自己權力甚大,但充其量不過是在廣大言論中的小小聲響。以前沒有網路,只有紙本媒體跟電視廣播的時候,能露個面,寫上幾個字,就彷彿有著與自身不匹配的影響力。但現在網路世界,每秒鐘的資訊都是車載斗量,就算是夸夸其言,旁徵博引,效果大概也跟小狗吠日差不多。只是小狗還看著可愛,而這種言詞便給,但基本空話連篇的人,則多半是令人生厭居多。

知識份子出於秩序消費者的階級本性,總是既享受秩序的保護又不受秩序的約束,因此他們通常偏愛弱秩序生產者,將解構者的破壞和強秩序生產者的規範混同為專制,隨時隨地都在用士大夫腐蝕滿洲武士的方法,企圖將強秩序稀釋為弱秩序。當然,徹底的成功意味著自身的毀滅。

就劉仲敬的觀點來說,蔡英文其實也是白左,他們對世界的想像,是西方一小撮學院裡面不事生產的理論製造者空想出來的東西,用這種空想的東西在治理台灣。也就是說,空話知識分子厲聲批評的政府,其實正是他們那個圈子裡可以找到最好的一群人,但空話知識分子並沒有意識到這點,反而選擇奮力批評。而真正不離不棄支持蔡政府的那群人,其實在利益上並不一致,但他們選擇顧全大局,願意忍受路線上的分歧,只因為他們根據過往的經驗作了實際的考量,取捨後認為蔡英文是目前的最佳解。這或許就可以看到知識份子在德性上的低落,他們總覺得自己才是理想的終值,但他們眼高手低的程度,恐怕比參加團體治療的酒精中毒者還糟糕。看不清自己地位,也看不清社會的這群人,憑藉著台灣對離經叛道者過分的寬容,自詡社會中堅,我覺得這正是台灣社會最大的危機。

像知識份子設計的那種公正,只有他自己才能執行得了。要全世界所有人都是知識份子,那你還不如去死。

有人就嫌陳時中不夠鐵腕,這便是站在看破白左虛矯所做的批評。用溫和的語言去回應雙北那種不斷甩鍋的言論,可能還能夠看成教養,但迄今中央仍不明目張膽的接管雙北失能的防疫體系,八成就是被蔡政府的理想主義所囿。若以去年的經驗來看,像強制停航、強力徵收口罩廠等舉措,空話知識分子固然批評這是極權前兆,但對一般人民而言,他們只會覺得政府有魄力跟擔當,所以當新一波的疫情浮現時,一般人潛意識其實是渴望政府再現鐵腕,就算政府真的趁此擴大干預的程度,多數人仍然會覺得這是情非得已的臨時舉措。如今防疫上「謹慎」的作為,被其他勢力一路追打,搞到彷彿父子騎驢的尷尬處境,或許對台灣來說是短空長多,但對於只看眼前的政治裁斷而言,就是不睿智的選擇。

政治家不能像是思想家那樣從容地設計一個紙上看著很完美的方案。政治家永遠生活在一艘快要沉沒的船上,有各種迫不及待的需求。在他看來,他是只能顧眼前的。好像所有的地方船都要沉,他只能堵最重要的地方。別的地方,危險只要是在幾個月或者幾年以後,都可以先放一放。…所謂長遠規劃這件事情,知識份子永遠指責政治家沒有長遠規劃,但是這種環境是知識份子絕對應付不了的。政治家如果真的有了長遠規劃的話,他會馬上死掉的。對於他來說的話,知識份子這些評論完全是隔靴搔癢、看人挑擔不覺沉的做法。

最大的災害來源,當然是「看人挑擔不覺沉」的空話知識分子。看疫苗進不來,就說政府做事拖延,國產疫苗研發要給認證,又說步驟不完備輕視人命,反正什麼事情都可以拿出來罵,大家吵什麼就跟風,說著說著竟跟中共的口徑毫無二致,我看著看著,也看不清這些貌似正氣凜然的批評立場到底是什麼。雖然他們總覺得自己是公正無私的,但世界上本沒有公正無私的事情。

統治階級依靠暴力危害言論自由,知識分子依靠碰瓷危害言論自由。底層沒有能力理解言論的意義,只能依靠符號判斷方向。知識分子企圖強迫人民做開明人士,卻不知道這樣給人民造成的負擔比兵役和稅收還要沉重。

--

--

海鯤遺音
海鯤遺音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