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殘酷二選一

海鯤遺音
Dec 21, 2024

--

12月初韓國總統尹錫悅片面公布國內戒嚴,引發國際譁然,也引發後面一連串的政治效應,包括後面的國會彈劾案,國際社會也普遍認為尹氏的作為有引發韓國民主制度倒退的疑慮。但,尹錫悅的戒嚴宣言,真的只是為了掩蓋自己跟他太太的官司或是其他私人因素嗎?劉仲敬在接受網路自媒體公子沈的採訪時,提到韓國政壇背後的兩大意識形態,這兩個意識形態長年以來互相傾軋,在外交上有各自的傾向,過去全球化時代,韓國選擇親美或是親中尚沒有太大的問題,但現在美中關係惡化,韓國極有可能走向親中之路而脫離美國,尹錫悅背後代表的勢力是傳統親美親日的勢力,對他們而言這是極大的危機,因而就算尹氏有自己私人的考量,他的戒嚴宣言也帶有韓國親中的不安。

我們總以為身處大位的政治人物,理當可以知道很多資訊來幫助他們做出最佳判斷,但實情往往是,愈是高位的政治人物,愈只能用有限的資訊做出判斷,這個有限可能是下意無法上達,又或者是時間過於緊湊,以致沒有餘裕。這在面對一些特別危及的場合時,顯得尤為關鍵,劉仲敬稱這是「決斷」,一個人要往上走或是往下走,往往就是取決於如何「決斷」。當然,自己人生的決斷是一回事,政治人物做的政治決斷又是另一回事;而政治決斷,又往往建立在身處社會的發展路徑之上,在巨大的洪流當中,當事者甚至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

台灣在中國的不斷進逼下,已經愈來愈接近「拐點」,但拐點不僅指台灣,也指中國。嚴格來說,今年台灣並沒有什麼大波動,反而中國在下半年不斷冒出各種消息,比如持續的經濟蕭條。如果看過我前文可知,我不會對中國不景氣的消息視為中國政權崩潰的前兆,因為民生崩潰不等於政權崩潰,但很多軍事新聞,包含重要將領甚至國防部長下台、遭到調查或是死亡之類,卻有隱然的言外之意,因為軍事與民生無關,卻跟中共政權息息相關,連矢板明夫這種日本傳統媒體出身的記者都煞有其事的拍片解說,似乎說明中國的權力異動確實相當激烈,而且極有可能會產生巨大的變化。

中國的政治消息相當封閉,許多說法僅止於捕風捉影,藉此判斷實在非常困難。但從台灣來看,似乎可以瞥見一些端倪。近日藍白在立院強渡關山,寧願放棄政治前途也要達到他們目的,嘴臉已經不只是難看,簡直是不可思議,甚至引起外國媒體的注意。藍白出格的情況引起很多人討論,以我而言,這不啻說明中國確實大限逼近,雖然大限到底多「大」不太明確,但可以確定的是,川普就任應該是中國大限之始,無論是經濟上、政治上,乃至於軍事上,都可能讓中國面臨比現在更加嚴重的衝擊。

--

--

海鯤遺音
海鯤遺音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