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在疫後第一次面對面會談就火藥味十足,讓我隱約感受到一股不祥的氣氛。
劉仲敬在《逆轉的東亞史─非中國視角的東南》一書中提到二戰期間被佔領的上海跟南京。對於我們接受國民黨所灌輸的近代中國史的情況下,二戰期間的汪精衛在日本人扶植下所建立的南京國民政府政權,到底是什麼情況,一直一無所知。我想到李安導演的《色│戒》開頭,他在電影中盡可能忠實地呈現了張愛玲筆下的場景:穿著黑大氅的官太太、進口的窗簾布料、熱鬧的牌桌與言語之間的餐會,雖說「淪陷區金子畸形的貴」,好像什麼東西都缺貨,可是卻又齊備的很,連三克拉、五克拉的鑽石都有。李安可能也是接受國民黨教育的思維,把日本人控制的上海呈現的很壓抑,可是仍舊無法解釋上海的「戰時」為什麼看起來還算不錯。
劉仲敬解釋道:
在汪精衛統治時期,大量的走私貿易也在各方佔領區的邊緣蓬勃展開。…與同時實行嚴厲管制政策的國民黨重慶政權和赤裸裸推行社會主義政策的陳毅蘇北新四軍政權相比,汪精衛南京政權在各方面的擠壓下就成了僅次於上海自由市的一個資本避難所。…在許多方面,這個避難所的條件甚至比日本本土還要好…第一,它不怎麼遭到盟軍的轟炸,第二,它的男丁不用當兵,第三,它的資本管制和糧食管制都是不徹底的,有很大的投機餘地。因此,這時候的吳越反倒變成了相對於延安、重慶和東京的一個資本冒險家的樂園,呈現出一種畸形的繁榮。…只要你有錢、同時不關心政治的話,經常是什麼東西都買得到,什麼樣的娛樂活動都有。(頁242–243)
這就能夠理解為什麼淪陷的上海跑單幫的那麼多(光是張愛玲短短的幾句對白中就出現至少兩個跑單幫的掮客,包括王佳芝),吃飯那麼豪氣(可以在上海的川菜館子請一大桌子人),甚至還可以到咖啡店借電話。類似的景象其實台灣也是,但到了戰爭末期,台灣也開始受到美軍轟炸、男性也要徵兵之後,台灣就變成跟日本無異的嚴管統治區域,無法像上海、南京那樣還有笙歌夜舞的生活。
講了這麼多,其實是想說,我覺得台灣也慢慢走向這樣的狀態。日前許多歐洲政府高調向台灣討汽車晶片,只是冰山一角。轉單效應讓台灣的部分產業變得在國際間舉足輕重,可是台灣又是最危險的前線之一,之前曝光中國在福建漳浦新設機場,有種「不惜一戰」的強烈感受。2022真的會變成一個關鍵的危機年,感覺愈來愈有可能。
去年在疫情與區域緊張的雙重擠壓下,台灣經濟成長率高過中國,已經是難以想像的情況。而至少這一年,台灣會繼續呈現出一種熱錢湧入、經濟蓬勃的繁榮外貌,這種「正常」的狀態,對我來說,就跟汪精衛時期的南京一樣,是過渡時期的短暫情況。後來會變成怎樣,我實在不太敢想。前幾天才跟父親討論三年、五年後的規劃,我都覺得太遠了──我都不知道明年台灣會變什麼樣子。
美中把交惡擺到檯面,也許是做做樣子,但看起來更像是攤牌。今年絕對是鴨子划水的一年,結果如何,我想就是明年的情況。台灣要站在哪一邊,我想蔡政府已經最好抉擇,但面對藻礁之亂這種事情,我實在很難對台灣內部有什麼很大的信心。
如今藻礁的爭議已經愈來愈沒有交集的可能。而就我的觀點,我其實真的不在乎藻礁本身的情況。原因在於,我看到一張圖片後,發現藻礁根本就是台灣海岸流失後的結果。原本從新屋溪帶出來沉積在海岸的砂石,因為凸堤效應不斷被海水淘洗,結果過去可以在上面行走的平緩沙灘,現在變成必須要保護、不能輕易走上去的藻礁。站在我的立場,我希望台灣的國土不要遭到侵蝕,但蓋了三接的港口,反而讓台灣的海岸愈來愈退縮。如果我要拆掉三接,這才是我的理由,才不是什麼保護藻礁。三接才是藻礁存在的原因,三接拆掉了,沙子又開始堆積了,藻礁就會被埋住。至此我真的覺得,這些「珍愛藻礁」的團體,真的是壞,要不然就是蠢,要不然就是又壞又蠢。
但即便如此,還是很多人被他們擺弄,我覺得這是台灣社會最脆弱的地方,沒有實在的團結狀態,只有空泛可笑的理想,很容易被各個擊破。這就是阿姨提到台灣最關鍵的一點,台灣之所以保全,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崩壞的更快,但中國在崩壞寸前倒打一把,會不會就讓台灣陷入萬劫不復之地,真的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