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灣沒有國民黨,會怎麼樣?

海鯤遺音
Feb 16, 2021

--

上報有篇「沒有老蔣台灣早被中共赤化 真是這樣嗎?」文章,我以為是駁斥國民黨所塑造的詭論,但看完全篇才知,這只是一篇罵蔣介石的文章,但基本上並沒有對國民黨撤退來台這事情有什麼討論。

如果國民黨沒有撤退來台,台灣後來會怎麼樣?這個問題如今已經沒有什麼客觀討論的空間,但我覺得,討論這件事情,與其說是討論過去,倒不如說是映射可能的未來。

嚴格來說,當日本投降,台灣人默認中華民國成為之後的統治者那刻起,台灣的命運就已經沒有什麼改變的可能。台灣與中國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台灣孤懸海外,在大清帝國的情況下,這可能沒有什麼優勢,但在戰爭紛亂的情況下,台灣的孤立就成為很好的避難所。雖說有人指出,國民黨在二戰後同時接收了台灣與越南,所以國共內戰也曾想過要逃往越南。但無論越南跟台灣在戰後兩三年間的情況有多麼相似,越南終究是一個完整的國家,他們的人民在法國殖民下已經發展出一個穩固的民族意識,這跟台灣人多半還想著要回歸中國,有著非常根本的區別。所以國民黨敗逃至台灣,算是某種命運的必然。

但若是共產黨再爭氣一點,統戰工作再做足一點,讓蔣介石連飛到台灣的機會都沒有,在蘇聯或是什麼人的授意下抓起來或是打下來,台灣又會如何呢?這點其實很可以討論。

首先,台灣可能有著類似北京的待遇,在不費一兵一卒的情況下就被中共接收。台灣一直有一批台灣共產黨員,他們雖然在二二八事件之後被抓走泰半,但還活著的人(像是寫《青島東路三號》的顏世鴻),多半在國共內戰時仍抱持希望,共產黨打贏後可以簞食壺漿去迎接。當然,以現在的後見之明,共產黨來台統治後一定比國民黨還要糟糕。只是就當時的眼界來看,就像當年的台灣人不懂中華民國比日本還糟,台灣共產黨人也沒有意識到中國共產黨比中國國民黨還糟。

但台共的幻想可能很快就破滅。最大的主因是,台共並不是中共的分支,他其實是另外發展出來的共產黨系統,就脈絡而言,其實更靠近日本共產黨。台共沒有經歷過像中共那樣被毛澤東清洗的過程,當中的菁英成分仍然很重。他們必然很快就會被中共那種更糟糕的統治模式感到失望,因而出現第二波類似二二八事件的情況反抗中共統治。

這波反抗可能更慘烈,但結果可能比二二八好。因為台灣人已經有二二八的經驗,知道從中國來的統治者是不可信任的,所以他們會表現出比二二八更決絕的對抗姿態,而且其中可能還包含國民黨先行來台的軍隊殘部等,在武力上不見得弱勢。台共則可能分裂,一邊是希望按照馬列核心價值,讓台灣獨立成「台灣人民共和國」,一邊則是選擇跟中共合流。

若台灣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獨立,其實非常有可能變成共產國家,因為那時候最有獨立意識的,往往是台共份子。一般的民族主義者或資產階級,就算有「台灣是一個民族」的概念,也不見得會想到要獨立,那時會激烈到以獨立為號召的,只有共產黨。由他們主導,台灣自然就變成共產國家。

若時程走到這裡,就已經踏入冷戰時期。台灣如果成為第一島鏈最早赤化的地區,絕對是美國所不能容忍,所以台灣可能在獨立未幾就會遭受美國攻擊,取代實際歷史上韓戰的功能。此時台灣就成為中共與美國決戰的戰場,所受到的破壞絕對大於二戰。而最終的結果,大概就是琉球群島之後的景況,美國直接佔領並控制台灣,變相成為美國的殖民地,而且在台灣進行長年的駐軍。

說起來,這樣預想的結果跟1950–70年代的台灣差異不大,只是台灣可能更受美國影響,出現更多千篇一律、沒有特色的方盒子建築物,更早出現高速公路,午餐肉跟麵包成為台灣理所當然的食物之一,跟南韓或菲律賓很像。而且受到南島文明親緣關係的影響,台灣可能會成為當時富裕的菲律賓一個資金投放處,菲律賓的富商可能會選擇到台灣投資,發展輕工業,取代本來國民黨江浙財閥的角色。然後當菲律賓開始發生政治動亂的時候,台灣成為這些富商避難的一個地方。高雄可能就變成宛如馬尼拉一樣,有著大型現代化建築,優雅的濱海大道,並充斥美國流行文化跟南洋風情的裝飾。

1960年代的馬尼拉明信片,顯示當年馬尼拉欣欣向榮的都會樣貌。台灣若被美國直接治理,也許會變成這樣?(圖片來源

以上的內容,當然都是想像的。但我還是寫出來,原因在於,我認為我們不要再想「沒有國民黨,台灣比較好」這個虛假命題。就歷史經驗來看,除非台灣迄今仍被日本控制,國民黨統治台灣,可能已經是上帝給台灣最大的優待。能比國民黨統治台灣要好的,是日本統治台灣。而台灣人統治台灣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極有可能是「台灣共產黨」統治台灣人,這到底是不是比較好的選項,我真的不知道。現在我們可以把台灣獨立跟共產黨切割得很徹底,完全要感謝中共的頭腦不清,甚至可以說,只有在這種背景下,台灣獨立才能真正「因緣俱足」。

當然,國民黨統治台灣的過程並不好,如果是美國直接介入,不用再經過國民黨所謂「技術官僚」的劣化過程,可能台灣會有更好的景象。但若以南韓、菲律賓當範例,我對這樣美好的幻想依然有所質疑。台灣的封建性格不見得比菲律賓或南韓來的高,我看不出來台灣有什麼基礎,可以有比他們更好的發展跟樣貌。南韓如今的經濟發展雖然好過台灣,但我們不要忘了南韓曾長期陷入軍事統治的狀態中,政治高壓與人民迫害的程度與國民黨統治差異不大;菲律賓則是1950到70年代市面繁榮、經濟發達,但馬可仕開始獨裁之後,便陷入長期的經濟停頓,直到如今。

國民黨作為美國代理人的角色,並沒有非常的成功,但至少他確保了幾件事情。首先,他所帶來的兩百萬難民,並沒有成為島內混亂的源頭,頂多只是讓台灣的城市景觀醜陋七十年。其次,白色恐怖雖然殺害許多菁英,但這是相對於日本政府的「寬政」­­而言,若是跟共產黨比起來,仍然還算是保守。台灣被殺掉最好的那一批,但次好的算是有保留住,不像中共一而再、再而三的清洗,到最後只剩下胡錦濤、習近平這種三四流的人物在主持大局。其三,為了保持「自由中國」的表象,台灣一直有基層的公職人員選舉,某種程度上維繫了地方自治的活力。雖然台灣的地方自治很容易受到國民黨或共產黨的侵蝕,但仍好過中國的一片荒蕪,而且也成為台灣本土政治人物逐步取代外省統治階層的一個踏門階。

國民黨對台灣最糟糕的影響,是所有統治者當中,國民黨的過客心態是最嚴重的,統治的時間卻只僅次於滿人政權,嚴重影響台灣人對自己生存的這片土地的看法,覺得台灣不值得重視,無法在台灣進行長久的經營擘畫。

次糟糕的影響,對我而言,是國民黨帶來一個自我顛覆的系統。之前有人在劉仲敬粉絲頁當中針對趙少康回鍋國民黨發表言論。他認為趙少康算是國民黨權貴當中比較外圍的階層,雖然他仍舊享受優於台灣人的待遇,但他也得做點實打實的努力,無法像真正圍繞在蔣氏政權周圍的權貴那樣完全不用付出。這當中他點出一個有趣的情況──雖然不是他文中要談的核心──蔣氏政權的核心階層出現一堆走左派社會主義思維的子弟,像是夏鑄九、夏林清、成露茜等人。這些人反映出國民黨濃厚的馬列性質,他們的權貴身分,更讓過幾十年來國民黨的反共宣傳像笑話一樣。他們用人權或進步價值包裝共產主義的本質,超前佈署般的成為中共滲透的直通車,卻缺乏像台共那樣對台灣起碼的認同。這個炸彈引線,迄今我們仍然無法拆掉。

但這些副作用,最終可能會導致一個比較積極的效果:國民黨倒台。就好像留言講的那樣,國民黨權貴基本上已經步入消亡,在沒有後代或全面移民的情況下,國民黨已經倒數計時,具體反映在趙少康回鍋國民黨的新聞上。中共利用國民黨,基本上就是趁國民黨還沒有死僵前,努力換血成中共內部人馬,直到臨門一腳,裡應外合,變成中共台灣支部。或許,中國國民黨的終焉,就是台灣能否脫胎換骨的關鍵。翻過去了,台灣就可以同時得到獨立跟國民黨消滅兩項獎賞,翻不過去,我們可能就真的要祈禱諸神護佑。

--

--

海鯤遺音
海鯤遺音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