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小京都

海鯤遺音
3 min readSep 1, 2019

--

日前有新聞傳出有建商想在大連複製「小京都」,還已經蓋出一批仿日本風格的別墅群,最貴的售價達一億五千萬日幣,甫開賣便售罄。如今又準備在金石攤建設「京都風情街」,希望複製出宛如京都的商業區,讓中國人不需要大老遠跑去日本。

中國山寨世界各地的著名景點已經不是什麼新聞,地產開發商複製知名景點作為噱頭,但實際作出來的崩壞狀態也成為新聞題材,除卻最有名的假巴黎鐵塔外,英國德國義大利等地都有類似的山寨品在中國。相較之下,中國到現在才想要做「小京都」,不免有點晚了。不過中國現在也變得比較有技巧一點,這次似乎是找了日本團隊合作,為了原汁原味,還向日本進口建材,比如日本的雨漏、屋瓦等等,看來不僅僅想重作外貌,也希望引入know how。至於可以做到什麼程度,雖然講的好像相當吸引,但長期的經驗來看,還是不要抱太大期望。

倒是把「小京都」的所在地選在大連,我覺得別有深意。除卻滿洲,大連所在的舊關東州,可以說是日本直接在中國的殖民地,本來關東州在1895年馬關條約時,隨著台澎一起割讓,但因為出現三國干涉還遼事件,日本失去與台灣一起取得的機會。然而隨著日俄戰爭勝利,日本從俄國手上取得關東州,大連便是關東州的首府,日本一直領有此地一直到二戰戰敗。某種程度上,大連的日本殖民記憶與台灣不相上下,而且在俄國與日本接連管理下,大連被建設成宛如歐洲都會一樣的現代化都市,迄今還留下大量的西洋式建築與街廓,日本的記憶仍歷歷可見。

雖然無法很明確的證實,但大連人對日本的印象,相較於中國其他地區,可能是最好的,這或許也是「小京都」得以在大連成立的原因之一。我甚至覺得,這個計畫,根本就是關東州復興計畫,雖說當年日本並沒有將大連建設成傳統日本城市,而是參考歐洲的城市規劃,設計出一個西方樣貌的都會。但日本人在當時的殖民地都會有專門為了日本移民而設計的日本區,規劃出日本傳統房舍、宗教場所等,如今「小京都」的規劃,跟當年日本所規劃出來的日本區,有種莫名異曲同工。

中國人去日本旅遊,一向有意淫之嫌。中國人一直覺得京都就是唐代的山寨版,所以去京都,就是去回味唐代的中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朱天心那家子,一邊口嫌京都,卻又體正直的年復一年的去。近年還有不少中國人,專程穿著所謂「漢服」,到京都各地去擺拍,整個就是不倫不類。但中國自己的古蹟,卻是拆好拆滿,西安城明明有完整的明清建築群,「拆」字的大筆一揮,整片整片的拆掉,然後蓋上俗氣無比的「大唐芙蓉園」,佯稱自己上接漢唐。如果五百年的房子都留不住,千年的文化又怎麼延續呢?也難怪中國人一直看走眼,把京都的景色錯看成長安的故景。

如果要這樣意淫,索性在大連弄個小京都意淫到底。要不然中國人在京都氾濫成災,弄得祇園像動物園,清水寺像人民廣場,連日本人都要避而遠之。很多人對大連小京都的復原度不抱希望,倒是很希望可以藉此減緩中國遊客塞爆京都的亂象。反正中國人對山寨與否並不在意,弄些網美景點,可以拍拍美照上傳顯擺,我想就很足夠了。

--

--

海鯤遺音
海鯤遺音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