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中國有一篇批評歲月靜好婊的文章,引起頗多共鳴。「歲月靜好婊」通常是指中國某些人平素很喜歡發些心靈雞湯文,營造小確幸,對社會重大的爭論不聞不問,覺得大聲呼籲的人都在擾亂社會秩序,活在自己營造出來的舒適圈當中。因為中國根本不可能有討論政治議題的空間,基本上有爭議的話題,不脫重大的災害或社會新聞,比如嚴重的環境汙染,或是之前屢屢發生的兒童安全,乃至於讓中國家長人心惶惶的假疫苗等。其實討論這種事情台灣社會是不太會覺得這是唱衰,頂多是立場有別,甚至像中國發生幼兒園提供餿水給兒童吃這種事情,如果發生在台灣,當然是炸翻鍋,不可能有所謂歲月靜好婊的生存空間。
但台灣也有歲月靜好婊,只是他們厭惡的部分以政治為主。台灣的歲月靜好婊(以下簡稱靜好婊)起手勢通常是「我不管那麼多,我只想好好賺錢/過日子/養小孩…」,或者是「政治很骯髒,藍綠一樣爛」,或者是「民主/自由(或其他任何抽象的價值)可以當飯吃嗎?」表面上來看,他們厭惡政治,只想遠離政治,希望政府專心拚經濟,希望「台灣不要再亂了」。但實際上,他們就是一群用話術偽裝的國民黨(可能還包括共產黨)支持者。
這群支持者中,有一群人是長期被中國國民黨豢養的既得利益者。他們一直備受國民黨關愛,總是有許多尋常台灣人所沒有的福利。但他們自己覺得是「苦過來」的,覺得自己擁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努力,覺得政府給自己的福利是應有的權利。中國國民黨在豢養他們的同時,也不斷「暗示」他們,不要逾越中國國民黨的政治紅線,才可以一輩子衣食無憂。所以很多一開始被中國國民黨逮補下獄的外省權貴,如果僥倖可以活著出來,基本上就選擇安安靜靜,什麼事都不說,乖乖拿錢過安生日子。但多數人其實沒有這樣的過往,只是自覺不去碰觸紅線,久而久之,他們把這個講成「政治很骯髒,不要管政治」,真正深層的意思其實是「不要甘冒喪失一切的大不韙」。
這群既得利益者,基本上就只能活在國民黨的統治底下,不是因為國民黨比較好,反而是因為國民黨比較不好。因為他們建立在S與M的關係上,沒有施虐者,他們隱忍的意義就不復存在,顯得愚蠢而沒有意義。因此他們憎惡民進黨,因為民進黨並沒有迫害他們,而且反過來,這些既得利益者還看不起民進黨,因為民進黨所象徵的,是他們所瞧不起的台灣當地人。
而對中國,他們則是選擇全然的接受。因為過去中國國民黨灌輸他們一種思維,只要讓經濟發展,就是一個好的執政者。因此他們現在看到中國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發展的比台灣要快,就將這樣的認同從中國國民黨轉到中國共產黨身上。當然,在中國國民黨還是台灣的執政者的時候,還可以佔據某種想像的道統地位,可是若是民進黨執政,這些靜好婊就會生氣,他們往往拿「民進黨不會拚經濟」作為藉口,將認同感全數轉移到中國共產黨身上。但實際上是,在民進黨的統治下,這些靜好婊失去在台灣的正當性。他們純然是台灣的寄生蟲,只能依附著國民黨的威權活下去,他們從來不曾想過要成為台灣的一部份。
這類靜好婊在蔡政府執政時幾乎是反彈到極點,因為蔡英文砍掉年金優存,他們自以為的「正當權益」消失殆盡,覺得民進黨在迫害他們,又因為黨產會不斷在追查中國國民黨的不當黨產,間接像是在打他們嘴,彷彿過去屈服在這樣的政黨淫威下,像是無比的蠢貨。所以他們當中組成「八百壯士」,在社會大眾面前顯露最貪婪的嘴臉(但他們覺得是維護自己的權益),甚至不惜醜態百出,「壯烈成仁」。
另一種靜好婊,則是以台灣本地人為主。他們雖然沒有得到任何好處,但卻像得到好處的國民黨權貴一樣,安分謹守國民黨畫出來的紅線。這些人多半是成長於國民黨高壓統治的年代,被迫學習不是自己母語的「國語」,在洗腦教育下歧視自己土地的文化。明明自己的祖先已經離開中國很久,卻覺得自己屬於虛構「中國」的一部份。這些人當中,有些在1980年代台灣因為美國經濟序列的安排下,賺到很多錢,他們接受中國國民黨的洗腦,將這樣的經濟發展歸於中國國民黨的功勞,並把統治的正當性連結到經濟發展上。因此當90年代起台灣逐漸失去經濟格局的天然優勢時,他們就開始抱怨台灣景氣不好,奠定日後「拚經濟」的理論基調。
這類靜好婊覺得自己是社會中堅,中立理性,卻未能意識到自己其實長期接受中國國民黨的洗腦,內建中國式價值觀。他們說話提到台灣會習慣講「全省」,講到民進黨會下意識反射成「很亂」,對中國的高速發展有種莫名的嚮往,品味與知識是所有台灣世代中最糟糕的(不如他們的父執輩,也不如他們的下一代)。他們篤信努力獲致成功的論調,最大的根據就是自己的經驗,完全不理會當時台灣身為全球經濟分工的地位,使他們剛好可以有大量的工作與套利價值。這個機會窗口在他們的下一代已經消失,但他們仍會覺得只有自己的經驗才是唯一的正道。
這些人不一定選擇支持中國國民黨,但一定是某種陳舊價值觀的擁護者,因為他們在其中得利最多。即是沒有得利,他們也囿於自己的過往經驗,傾向反對所有與自己經驗相左的狀態。當同輩世代在歐洲與美國是最為開放的世代時,他們剛好活在台灣最封閉的資訊情況。這些人可以說是台灣的1984世代,見證洗腦教育所造成永久的價值觀偏差。
這兩群人構成台灣靜好婊的主體,當然也有其他程度不一的靜好婊,比如類似中國靜好婊那樣,沉浸在「雙吳」風格雞湯文當中的人。不過台灣因為有政治討論,一般而言,靜好婊厭惡的是政治爭議。韓國瑜算是近期靜好婊支持的象徵人物,因為韓國瑜擅於丟出簡單的標語,如「發大財」之類的口號,與靜好婊長年遭到洗腦下的思維邏輯相仿,因而共鳴感高。社會評論對韓國瑜的批評容易在靜好婊中自我替換成自己的處境,因而更容易「體諒」韓國瑜,更不要說韓國瑜一直以來對中國的友善態度,基本上與中國國民黨洗腦的立場一以貫之,是台灣靜好婊熟悉的語境。因此整體而言,靜好婊基本上就是韓粉,如果可以從韓粉中醒悟,脫離靜好婊的魔咒就應該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