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海鯤遺音
Jul 26, 2024

--

台灣的遊戲公司「赤燭」日前出了最新的一款遊戲「九日」,與之前的恐怖遊戲調性完全不同,是破關式的動作冒險遊戲。甫上架不久,該款遊戲在steam即獲得極多好評。

我對遊戲素來沒有太大興趣,之所以關注赤燭,多半是因為遊戲的背景設定引人入勝。比如最早的「返校」變成台灣IP改編的典型代表,後來的「還願」在引起辱華爭議前也是華語圈最推崇的恐怖遊戲之一。這次的「九日」撇除遊戲操作不說,背後有著極其細緻的龐大設定,甚至蘊藏一段堪比史詩的故事內容,也成為玩家津津樂道的部分。特別是「九日」使用中國古代神話的人名或詞彙,並在遊戲美術中大量使用帶有中國風的設計,開始看到時我不禁感覺,這是不是為了平息之前辱華的強烈印象,有點刻意去討好中國的玩家?

但當我看了幾次遊戲直播,了解遊戲的劇情後,我漸漸發覺,這似乎是赤燭費盡心思用整個遊戲揶揄中國,或是某種對中國的末世預言。光是背景設定中造成太陽人大規模死去的致命病毒「天禍」,稍有敏感度的人,應該都會連結到這幾年影響世界甚深的武漢病毒。主角羿的師父易公試圖研發血清卻失敗,導致變異的情節,則像是影射中國是製造致命病毒的罪魁。而無論是李耳的方士團,以及後來為了拯救太陽人而出現的天道議會,都可以看成是中共核心的中央常委會,李耳將方士團解散、甚至殺掉部分強硬的反抗派,以及主角殺掉其餘九位天道議會的核心人物,則是英雄獨裁化的暗示。

如果這樣的影射尚且還有不同的觀點,那麼「九日」中極為刻意的使用中國神話元素,以及顯而易見的中國風美術,就幾乎是明示了,所有細緻美好的美術,其實都是在提醒玩家:你玩的這個遊戲就是萬惡的中國。而玩家操控主角,艱辛打敗一位又一位的所謂「壞人」,覺得自己好像是救世英雄,未料到了最後居然發現自己也是「壞人」,甚至比他打敗的任何人都壞時,不也像是在嘲諷那些小粉紅的行徑嗎?

所以面對這個從頭到尾都在指涉中國命運的遊戲,最好的「完美」結局,當然就是主角跟著「新崑崙」一起滅亡,畢竟站在「猿人」或是無涉的第三者觀點,主角的所作所為也相當值得一死,只是這心思不能這麼露骨。事實上,遊戲整體都不斷呈現「把話反著說」的高度技巧,跟遊戲團隊所設計的關卡與打鬥同樣細膩,而最擅長「把話反著說」的國家,絕非中國莫屬。遊戲包裝成一個壯烈的故事,但簡單粗暴地說,就是「雖然你打得很辛苦,但你還是要死」,而且你本來可能還不會死(因為沒有把所有隱藏關卡全部破完,會得到一個差強人意的結局,但主角是活著的),但有「毅力」的玩家還一心要「尋死」,最終當然是「如你所願」。如此的高招,我對赤燭只有敬佩。

雖說有辱華記錄在前,但我看B站做遊戲直播的中國人都還挺開心的,劇情、攻略什麼的都討論得不亦樂乎。我也看到有些留言提到「九日」劇情有政治意涵,但顯然他們身在其中,讀不到是現世中國的寓言(也有可能是他們確實發現了,但很有默契地不說出口)。這也是我覺得「九日」特別細緻的地方,也只有寓意一層包著一層的故事設定,才會特別意味悠長,我覺得這是台灣處理政治議題最高水準的一套作品。

--

--

海鯤遺音
海鯤遺音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