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李承鵬

海鯤遺音
4 min readFeb 1, 2020

--

湖北肺炎爆發,李承鵬發了一篇文章「冷的冬,暖的歌,愿武汉人民早日坐在街头吃碗热干面」,在中國網內迅速下架,只剩下有心人在中國境外的備份。李承鵬是記者背景,以評論中國足球起家,後來也評時事。十年前,他的博客(blog)曾是中國網路評論很重要的據點。這種針砭時事的文章,自然不受中國待見,所以他的文章非常珍貴,往往出現沒有多久就被網管刪到只剩下「…」,只能找看看其他地方有沒有文章備份。到後來,中國索性把他的博客整個刪掉,連用都不給用了。中國所謂的「公知」,成為曇花一現的現象。

他曾接受馬英九政府的邀請來台灣遊歷,也寫成文章。後見來看,這大概是中國統戰台灣的一環,藉由一個還有一點批判精神的知識型網紅,來台灣寫點台灣的好話。但連這種文章,在中國言論持續緊縮下,都消失殆盡。像李承鵬、韓寒之流,寫台灣的好,其實就是在暗指中國的不好。這種曲線批判,中國如何不懂。馬英九政府執政的時候,還做做面子,希望可以撈一點統戰福利。但蔡英文當選之後,這種東西一夕消失,那些「兩岸一家親」的文章,隨即成過眼雲煙。

李承鵬博客消失之後,我也很少費心找他的文章來看了,因為愈看,愈有種深深的無奈感。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甚至不知道有沒有在聽),這不過是中國政府妝點門面的把戲,自從習近平上台之後,這種把戲甚至都省了,大大咧咧當個真實的專制政權,反正中國自恃老子錢多。既然國際觀感可以用錢打發,何必再讓那幾個眼中釘充擺門面。

所以在肺炎蔓延的當下,看到這篇文章,彷彿回到幾年前中國言論尚沒有這麼緊縮的時代。說起來,這篇文章寫得已經很委婉,批評政府只是輕輕提起、輕輕放下,講的多半是吃瓜民眾的不理性,而且末了還引了一首歌的歌詞,像是要迎合中國官方報喜不報憂的常態,終究要有個充滿希望的結尾。文章寫成這樣,實在憋屈的很,但中國連這樣的文章都要下架消失。武漢肺炎弄到這樣的景況,中國政府真的是一點怪不得別人。

在中國境內的網路,中國人罵罵咧咧,說台灣如何如何,但我要說,就算蘇貞昌擺明針對中國,中國人也應該概括承受。是中國發生的病毒,是中國政府漠視放任,是中國人到處流竄傳染,中國沒有任何免責的權利。如今隨著全球恐慌加重,世界各國中止中國航線、禁止中國人入境、撤僑,只差把中國畫成疫區,實質封鎖中國。這種情境下,連台灣都遭逢池魚之殃,台灣人不把台灣境內的中國人趕走已經是無比寬容,到底中國人憑什麼批評台灣?

中國人不懂得,這是自己的政治選擇,造就自己的下場。台灣的民主化到今日,之所以會覺得有所成長,是因為台灣在幾次選舉下來,終於發現,自己的政治選擇,往往伴隨相應的後果。台灣人選了馬英九當了兩任總統,在第二任任期時差點被賣掉,奮力抗議之餘,也意識到這是自己選擇所付出的代價。這種覺悟在韓國瑜選高雄市長、總統時進一步深化,很多人終於知道,自己不是投完票後就高枕無憂,之後如果發生什麼事情不如己意,都是要概括承受的,這是民主政權當中,公民所要負擔的責任。

在中國,也許沒有選舉、沒有辦法以最平和的方式去改選領導人。但中國共產黨七十年來,一直認為中國人民當年把國民黨趕出去的同時,就已經無條件接受共產黨的統治正當性。所以無論中共如何倒行逆施,只要中國人沒有採取激烈的手段抗議,中國就當自己的統治正當性一直延續。我知道實際上,中國的民怨不斷,抗議時有所聞,但真正挑戰中共執政權威的幾乎沒有,甚至連中共最大的禁忌八九民運,在天安門的群眾所要求的,仍是體制內的改革,而非將中共推翻。所以中共所做的任何事情,中國人都要一體承擔,因為中國人從來沒有明確的發聲,說不要中共的統治。既然如此,中共漠視人命、放任疫病蔓延,又強行封城,讓武漢自生自滅,這都是中國人自找的,怨不得別人。

所以我不可憐中國人,我也不覺得應該要給他們什麼憐憫或關心。他們求仁得仁,我們不過是惺惺作態。至於國民黨的政治人物或親中的演藝人員講的那些話,我姑且看成是統戰手法,接受中國「業配」的結果。中國如果在防疫之餘還要搞這些東西,懟回去也只是剛好而已。這種事情,還真沒有什麼高不可攀的大道理可言。

--

--

海鯤遺音
海鯤遺音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