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 Chinese

海鯤遺音
Aug 9, 2021

--

Youtuber阿滴在推特發言,說小粉紅只佔中國人的5%,不要用小粉紅概括所有中國人。這發言雖然引來極大的駁斥之聲,但我則有點欣慰,這說明台灣即使有漫長的戒嚴時期扭曲一代人的心智,但到了阿滴這一代,我們總算是回到一個比較正常的狀態上,也就是在沒有接觸對方之前,會先以正向─或至少不含負面觀感的前題理解對方。

當然,面對中國可能要例外,但這也是長時間經驗積累出的結論,並不能視為先驗的認知。批評者固然可以說台灣面臨中國威脅這麼嚴重,阿滴不應該這麼天真。但阿滴的想法,我想迄今仍反映某一些人的內心狀態。他們也許基於自由的社會環境、多元的學習內容,天然的覺得台灣不會是中國的一部份,但不會想到太多細節,所以他們會先將中國視為對等的鄰國─而非敵國─看待。這種心態固然危險,但會有這種心態產生,我想台灣社會的氛圍多少也要負擔相對的責任,畢竟主流媒體、輿論對於中國帶給台灣威脅的資訊,就比重上實在太少了,說難聽點,台灣社會確實有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感覺。

讓中國對台灣的威脅稀釋到只剩下模糊的畫外音,我覺得是另外一種層次的統戰策略,在統戰操作上,放鬆警戒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但以現在紊亂的資訊來源,我實在難以分辨到底誰是有意在削弱我們認知的隱性匪諜,所以態度明確的1450們不得不依照劉仲敬的說法,按「留髮不留頭」那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分辨敵我。所有細緻的論述、重重但書的標準,甚至是不問黨派的凜然大義,基本上都在夷除之列,特別是平素最愛標榜所謂不群不黨的知識份子,尤其要率先遠離。不群不黨,看似卓有風骨,但反過來說,就是徹底邊緣人,往往是體制的破壞者,而且非常容易倒戈到敵對陣營,基本上就是準敵人。

阿滴的思維比較接近太平盛世的思維,像美國人那樣,和平饜足,基本上與人為善,頭次見面都要說「好高興看到你」。但美國人重然諾,在互不設防的前提下欺騙他們,一次兩次,他們吃到苦頭後,給出來的回擊都會非常嚴苛。像阿滴這樣,假設他真的吃到一次中國人的虧,我想他變臉的程度,應該會比我這種心中早有戒心的人更為徹底而決絕。但因為台灣能吃的虧有限,我寧願他不要碰到,對中國人保持單純樂觀的期盼,總好過當一個到處挑刺並催試圖摧毀既有秩序的所謂知識分子。

--

--

海鯤遺音
海鯤遺音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