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mphia as a period

海鯤遺音
May 3, 2024

--

前陣子妮妃雅瘋(Nymphia Wind)贏得美國「魯保羅變裝皇后秀」(RuPaul’s Drag Race)第16季的冠軍,成為LGBTQ+圈少數突破同溫層的新聞。這大概是台灣的性少數群體的高光時刻,因為嚴格說來,台灣的扮裝皇后發展時間,還不如日本或泰國,但居然是台灣來的扮裝皇后某種程度上代表亞洲在美國競爭這個幾乎是扮裝圈的最高榮耀,真的是相當不可思議。

也因為這麼不可思議,我覺得這一切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局」。台灣這八年,由蔡英文主導且辛苦經營八年的國際形象,由妮妃雅來總結成出一個階段成果,真是再完美不過。就像我之前提到,蔡英文的一切作為都有她深沉的考量,最明顯的就是不顧一切支持同婚合法化。支持同婚合法化一定是掉選票的事情,不要說藍營也不會因此支持民進黨,就是可以從中得到好處的藍甲,也不會轉向投票給民進黨候選人。站在民進黨的立場,同婚合法怎麼算都不划算。

但這件事情在國際上的效應卻是無比巨大,台灣以「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的國家」變成人權前列的文明大國,也輕易拉開與中國的距離。台積電雖然是硬實力,但不一定會讓國際尊重台灣,中國也非常習於佔台灣自我定位語焉不詳的便宜,什麼「中國最大的企業」,就算是假的,他們也爽的理所當然。而「軟實力」如影劇、娛樂、APP等,中國就算沒有品質,也可以用體量輾壓台灣。近日我看threads,很多年輕網友很愛當「支語警察」,動不動就說別人在用「支語」。中國用語影響台灣其實勢所難免,更不要說從老到小一堆人在看短影音,但有些用詞中國絕對影響不了,一是選舉語彙,因為中國根本沒有,所以台灣的「凍蒜」穩若泰山,連香港也在喊,再者就是台灣性別議題相關用語。像LGBTQ+這種硬核的人權議題,不要說追趕了,中國社會甚至不敢提上檯面說。雖說中國一些男同性戀的術語有影響到台灣,但除卻男同性戀之外,中國的性少數討論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什麼女同、跨性別、無性戀、泛性戀、性別認同障礙、性別平等之類,我沒有看過有中國人敢在微博、微信或B站討論這個。題外話,最近因為民進黨在推相關法規,台灣出現一批認為跨性別會侵害女性權益的人,很努力在阻擋這件事情,最明顯的就是之前大選時他們找了台聯來替他們發聲。但如果認知到這可能是個「很大的局」,所謂的爭議,其實在這局中是無關輕重的。

回過頭說,也因為如此,妮妃雅就成了台灣性別意識的最佳代言人,他說話從容得體,三字不離台灣,而且非常用力把各種台灣特質放到自己身上,從香蕉、京劇、布袋戲到壓軸的珍珠奶茶裝(這裡特別值得一提,幾乎所有「圈內人」看到飛出來的黑色氣球都會聯想到中國劇「甄嬛傳」的經典橋段,這個影響台灣男同志圈如此巨大的中國古裝劇,中國完全沒有想要藉此統戰的意圖。中國對台灣的統戰能力,在某些領域上其實是完全沒有效果),讓至少是全美國的觀眾直接來個「台灣大置入」,而且這一置入就是四個月的時間。最後這個優勝更是不斷堆疊後的巨大高潮,不僅是妮妃雅贏得勝利,更是台灣人(以及統治台灣的蔡英文)一次完美形象的展現。

妮妃雅曾在節目中扮演珍古德,節目結束後他真的跟本尊進行視訊。選擇珍古德這位全然正面的動物保育人士扮裝,真的是有趣而睿智的考量,如果背後沒有智囊團幫著出主意,我只能說妮妃雅的能耐不容小覷。(圖片來源

我會有這種感覺,其實是因為蔡英文在妮妃雅贏得冠軍後,蔡英文在他的IG上留言。雖說這可能有點「蹭」的意味,但我更覺得是精巧的安排。當然,要成這個「局」需要非常努力,所以living fearlessly的妮妃雅在比賽的過程中屢屢崩潰。我不禁想,妮妃雅所承受的壓力,可能遠不止他每次演出得想題材、變出適合的妝髮衣服、有好的爆點得到評審青睞等表面的要求,而是更深沉的,某種「一定要最好」的不得不,讓他有著超乎一般參賽者的負擔。妮妃雅在得獎後講的那句「Taiwan, this is for you」,張堯直播時提到,這句台灣媒體一般翻成「獻給台灣」,但這句話也有「台灣,我為了你付出了一切」的意義在當中。我可能想太多,捕風捉影,但若真是個「局」,我也不會意外,畢竟這看起來非常「美國」。

四月宣布最終結果的魯保羅秀,無論是不是有意,成為蔡英文任滿下台前的最好註腳,在蔡英文治下,台灣人可以無所畏懼做自己,可以盡情發揮,而且品味與教養絕佳。但我覺得,這也說明「這頁可以翻過去了」,面對台灣緊接而來的挑戰,我想另一個局很快就要展開。這個局,大概不會是魯保羅秀這樣充滿娛樂性,會是更艱鉅的任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