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海鯤遺音
3 min readAug 8, 2020

--

日前中國某一網站上傳浙江某位學生高考(即台灣以前的大學聯考)的滿分作文,自題「生活在樹上」,引起中國網路熱議。由於熱度太大,後來這篇文章就很中國的刪掉了。不過該文早有備份,網路查閱應該不太困難。這篇文章後來也在台灣引來一些討論,但熱度可能就遠不如中國。

中國許多網友覺得該文用了許多冷僻詞,又不斷引西方文人或學者的內文,大呼看不懂。台灣人也多有說看不懂的,但鮮少提到冷僻詞。大抵而言,應制之文,又要在有限的時間寫出來,能夠背出西方作家的片段,還可以組織成內容,我覺得已經頗為難得。高中生縱然矯揉作態,我想也好過寫不出個毛的。而且共產中文已經洗了兩代人,居然還能生出一位不太有共產中文習氣的文章,姑不論此文優劣,至少有感覺到是有意識的「寫」。就這點論,就應該正面看待。

共產中國是個打掉重來的進行式。前清以迄民國的東西在中共建國的頭三十年摧毀殆盡,而如果要說有什麼積累,嚴格說要從2000年開始算起。當代的中國人,文字、語言幾乎全換了一輪,浙江的滿分作文,雖然用了一些所謂冷僻的用語,但摘錄的所有哲人和文學引言,全都是洋人的,「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也拗口到宛如天書。不得不替他們嗟嘆,再怎麼「老到」,也只是用漢字寫西文,到底他們背後的積累是什麼,我頗為困惑。

馮睎乾之前在蘋果日報寫了專欄,提到華東師大發現幾本錢鍾書的藏書,書中有錢氏所寫的批註,吸引中共的學者專門為文釋之,卻各有可議之處。馮氏在自己的臉書補充,錢鍾書的內文倒沒什麼,中共學者的治學能力反而讓他饒有興味。他所批駁的兩人,一位畢業於美國西北大學,擔任英文系助理教授;另一位有私交,說是認真治學的學者。這兩人卻雙雙看不懂錢鍾書隨手在書旁邊寫的註記。他自己臉書寫道「百年前中國一個廿六歲靚仔,隨手寫句英文已經玩謝今日成班大陸教授學者,點解呢?」中國不只是愈活愈回去,而且永遠回不去。

不過拿錢鍾書當標準,也不公平。錢鍾書空有才氣,但沒有認真做學問的努力,這種愛處處顯擺的寫作模式,也非學者正道。與其說錢鍾書是民國風範,不如說他是清代仕紳最後的孑遺,如同仙女棒快燒完的最後一點星火。真正所謂的民國,其實是譯自西方那種半鹹淡的中文,跟間接從日本來的一些源頭不明的西方知識。只要斷了跟西方或日本的淵源,基本上就是一灘死水。共產中國文革後重新接上西方,才有能力恢復五四餘暉,但再怎麼恢復,目前為止,也就是滿分作文那個狀態,只能拿著中文假裝西文,卻沒有真正能讀懂西方典籍的能力。

--

--

海鯤遺音
海鯤遺音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