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的金雞百花獎在11月10日舉行了開幕儀式,12日舉辦頒獎典禮。大概是之前都在金馬獎之後,感覺落後人一截,所以特地提早。不過周冬雨、杜江一段引言「這十年,是我們中國電影的好時代;在中國,是我們電影人的福地」,在微博上轉發後卻引來一堆留言訕笑,原因不言而喻。
大約在同個時間點,台灣有網路貼文提到中國電影人相繼「潤」出中國的情況,暗喻台灣應該接收這些「潤」出來的人,「成為華語內容的龍頭」。幸虧這樣的說法沒有得到太多認同,那篇貼文也似乎刪除了。
一直以來,台灣某些人總要台灣當「華人」的引領角色,幾乎成為一種迷障。他們懼怕任何貼近台灣文化的內容生產,但又不敢堂而皇之說自己親中,就用很多話術包裝,像是台灣不能畫地自限、要有國際觀、眼界要夠高,諸如此類。所幸這樣的話術已經漸漸不起作用,但並沒有消解中華情花毒所帶來的「華人」迷思。
中國演藝圈在疫前確實有過一陣子蓬勃發展的高峰期,內容姑且不論,但至少量體驚人,足以撐起一個龐大的產業鏈。雖然中國一再出台不利戲劇發展的政策,但憑著之前擴張的能量,就算削減二三成,還勉強可以撐住一個規模。這個「大餅」自然吸引不少台灣演藝人士前去分食,而且在磁吸效應下,台灣演藝圈一度遭到掏空,不僅演員西進、資金流失,消失的工作機會讓許多幕後工作出現斷層,比如之前因為「台北女子圖鑑」一度成為砲火所向的編劇,就是苦主之一。
中國發達,台灣吃癟,那如果中國衰落呢?我也不認為台灣有得利的契機。最好的例證就是1949年的歷史經驗。當時娛樂圈不少人也想要逃離共產中國,但因為國民黨形象敗壞,所以多數轉往香港。香港確實因為南來影人,撐出了一個頗具規模的電影市場,還向外輻射到台灣、菲律賓、馬來亞等地,但看似繁花如錦的市場是「浮」在香港社會之上,並沒有真正落地。大製作的電影多半是「國語發音」,並沒有照顧到本地的粵語族群,使得真正以粵語發音製作的主流電影抬頭,已經是1970年代香港經濟開始突飛猛進以後。當然,早期香港自不乏粵語發音的電影,也不像台灣的台語片後來被政府打壓而消失,才能順利承接國語片的資源,成為台灣人也耳熟能詳的港產電影。但從1949年到1980年代,香港足足花了近三十年才消化掉這些所謂的資金人才,這還是得力於港英政府垂拱而治的社會背景。
直接了當的說,以台灣著力於將影視產業本土化的現況,吸納中國影人不是什麼明智之舉。而什麼「華人世界」或「華語內容」這種概念,我們也不需要過分強調。一旦「華」的大帽子罩在台灣頭上,就很難真正成為台灣文化的積累,而且容易被台灣以外自詡為「華人正統」的地方一鍋端,根本上是有害無利。
台灣真正需要的,是自己的資金、自己的明星,與自己的故事,雖然自2007年「海角七號」以來,台灣影視的發展看似進兩步退一步,擴展得很慢,但在「華」式思維仍舊壟罩台灣影視的巨大陰影下,也只能這樣點滴累進。之前上映的「流麻溝十五號」,雖然是延續之前的白色恐怖主題,但可以藉此繼續讓這類的主題有聲量與討論,對整體的發展來說是有益的。至於「華」式敘事,我想就留給中國自己玩,他們開心就好。
題外話,中國的影視圈看起來量體很大、影響力很高,但追根究柢,其基礎多半是從台灣或香港而起。現在已經推上神壇,幾乎變成尸身的中國第五代導演,在國際發跡幾乎都是憑藉台灣資金、香港技術而出線。被中國網民喻為絕唱的「霸王別姬」,背後是台灣跟香港的發行商。當時的電影之所以好,之所以深刻,只是因為他們剛好接到台灣已經自由、又正好有錢的時間點,而正是因為台灣揮之不去的「華語」魔障,讓台灣的資金不去挹注已經觸底的台灣電影,反而跑去資助中國,才剛好讓中國電影接上國際高度。反而中國「富起來」後積極參與三大影展,大小明星在紅毯上爭奇鬥艷,真正擠入競賽的電影卻付之闕如,顯見當時所謂「中國的榮耀」,根本是嫁接在台灣跟香港自由開放的環境之上,一旦折斷,它什麼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