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狗

海鯤遺音
Jun 18, 2021

--

台北疫苗接種讓我的臉書同溫層一片憤怒,以至於苗博雅所謂的「失言」在媒體上好像引起輿論反彈,我卻沒有什麼感覺。全台陪著雙北坐牢之語,也許用詞有點誇張,但就我這個在台北的異鄉人而言,卻是相當正確的描述。

台北人也無須怨,追根究柢,這是台北人兩屆八年的用投票選出來的。這個選擇甚至在高雄罷免沸沸揚揚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動搖。台北人也許已經不再支持柯文哲,但之前做的決定,後果終究要自負。注射疫苗這種不會影響到外縣市的決策,是好是壞,台北人都要獨自承受。

這個「承受」,不僅僅是要子孫幫忙預約,冒著艷陽天排隊,步履艱辛爬上爬下的苦楚,還有更高的死亡威脅。之前傳出愛國同心會會長染疫而亡,甚至會內多人染疫。這就是台北防疫措施的直接代價。

這也是我覺得台灣爆發疫情不見得不好的根據。照劉仲敬說法,台灣的防疫成果奠基在其邊緣性的特殊位置,台灣的政體向歐美看齊,但社會體制仍未脫窪地的情況,所以台灣一邊用歐美的標準尋求疫情解方,一邊卻能用專制遺留的社會風氣強力控制。但這樣的邊緣狀態是不穩定的、無法長久的,遲早要為了強化跟歐美的連結而趨向於歐美的疫情現狀,畢竟我們不能為了控制疫情走向專制政權,而最終不得不爆發疫情。

台灣把染疫跟死亡看成十惡不赦,係受到福利國家人人都要受到照顧,以及貪生怕死的雙重影響。只因為台灣死亡的人數高於國際平均,反對黨就可以套上草菅人命的罪名,一個曾經以濫殺無辜來控制政權的政黨,居然好意思用同樣的邏輯批評他人,這大概也只有台灣才會發生。而這樣的顛三倒四的指控居然還有點效果,也是台灣才有的特殊情況。

但對我來說,台灣染疫而死的人,目前為止都不出預想,不是已經年紀老大有多種慢性病,要不就是身體狀態很差,無法抵禦病毒。畢竟這個病沒有解藥,只能依賴病人自己的免疫力去應付,應付不了就是死路一條,真正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所以往好處想,大自然替我們盡快處理掉社會的負擔,這當然是政治極不正確的言論,但確實是這個疫情帶來的「效果」。我甚至懷疑,中國讓這樣的病毒擴散,不免也有這樣的考量,對一個只需要年輕人力來做代工工作的國家,老人往往是累贅,特別是年輕時沒有受到什麼良好教育,缺乏道德良知,當紅衛兵到處鬧騰,末了還成為社會問題的世代,在中國政府日益困窘的情況下,最快的「處理」方式,當然是讓他們生一場病,快快的死掉,連火葬的時候,都像是燒垃圾一樣全堆在一起。

中國以無比理性的方式處理的人口問題,試圖減輕眼下負擔,台灣就這點看算是很不濟的,但多少有點「幫補」。最好的「幫補」,可能就是愛國同心會這樣的情況。這類老人是死亡機率最高的一群,他們篤信中國餵養的資訊,對台灣政府極不信任,往往做出與建議相反的舉措,又難受控制,基本上極不愛戴口罩或保持清潔等保護措施,又喜歡到處串門子聚會,跟自己的「戰友」相濡以沫,不啻是傳播病毒的溫床。如果能「精準打擊」,對台灣而言,還真不是什麼壞事。

--

--

海鯤遺音
海鯤遺音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