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海鯤遺音
Nov 9, 2023

--

政阿對最近趙天麟、徐春鶯的政治爭議解讀,應該是目前我看到最合理的詮釋模式,也映證柯文哲在參選過程中,完全按中共要求的情況。顯然因為要聽「老大哥」話而進退維谷的處境,讓他非常焦慮,才會再出現他在中山大學演講的時候,發火回嗆發問學生的情節。

圖片來源

柯文哲能反制嗎?顯然不能。如果徐春鶯是表態,這就是「伸頭一刀、縮頭也一刀」的困境,徐春鶯確保中共的資源繼續挹注,但勝選的機會就更加渺茫,不要說總統,連立委也會全軍覆沒。如果民眾黨最終要迎來這個滿盤皆輸的局面,那中共在背後的支持,豈不是全部打水漂?

這種處境也說明中共介入台灣所面臨的困境。國民黨也許不是完全聽話,但國民黨至少知道選戰要怎麼打,輿論的風向是怎麼吹,就算再怎麼不濟,幾十年來累積出來的家底也不可能一次選舉就揮霍殆盡。民眾黨不同,即使民眾黨(aka柯本人)可能非常聽話,但這基本上是「臨時任務編組」,過得了今年不見得過得了明年,在這種環境底下工作的人會有多努力,可想而知。而且民眾黨若真的「聽命行事」,就相當於中共在台的代理單位在台灣打選戰,而戰爭最忌遙控指揮,還是自己毫不熟悉的戰場。中國在台灣的滲透也許很深,但我一直認為中國對於台灣的認識極其淺薄,這並不是他們功課做的不夠,而是意識形態先行的社會必然因為種種不言可喻的原因,無法深究台灣。在錯誤的認識前提下指導棋,必然出現像徐春鶯這樣尷尬的局面。這也間接可以看出,中國對台灣的民意依然不理解,而對台灣人已經對「中國」出現本能的厭惡感這樣的趨勢,中國似乎提不出解方。

小笠原認為這次台灣大選,賴可以選上,但立委可能無法過半,讓很多綠營支持者非常恐慌,因為他的預測準確度,在上次地方大選時充分體現。確實很多人在大選投票的意向上,總統與立委極有可能投不同政黨,因為立委多半是基於地方經營的狀態來決定,即使綠營支持者在總統票上一定選賴清德,但立委仍會傾向投給他們習慣或熟識的人,比較不會用政黨理解。馬文君就是很顯著的例子,就算最近他的爭議極大,但仍在地方有絕對的優勢,因為他的主委非常努力跑地方事務,維繫民眾情感。這其實是雞生蛋的問題,綿密的民眾服務絕對少不了錢,這樣的金額是區區立法委員的薪水無法承擔的,想當然耳,額外開支的來源當然就會從政商關係,甚至是境外的資金提供。這也是過去地方政治「政─商─學」體系遭到破壞的後遺症,以前的地主就是政治頭人,也是知識菁英,他們提供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讓在這個區域的人可以獲得安定與發展。但國民黨抓走菁英、用土地改革摧毀地主階級,使權力產生真空,取而代之的就是明顯水準差一截的勢力,然而即便如此,國民黨仍然可以用資源分配的方式牢牢抓住這些人。民進黨作為左派基礎的政黨,地方選舉一直是根本的弱項,就算陳水扁當政期間,台南、高雄成為民進黨的大本營,但地方選舉仍然力有未逮。

很顯然,小笠原認為這個結構讓民進黨在立委選舉中難以過半,但真正有能力讓民進黨不過半的,其實是國民黨,而國民黨如果因為民眾黨或郭台銘等因素深陷泥淖,無法提出什麼解套方式的話,我猜傳統支持者其實會消極選擇不去投票。不去投票對總統的變數不大,但立委的變數就很大。而說到底,就這個層面論,比拚的就是固票能耐。相較於民進黨有賴清德帶頭,國民黨迄今仍是一片迷霧,在國民黨中央與地方本來就是不相契合的結構下,即使國民黨籍的立委當選了,也有可能離心離德,對日後的政治攻防難以成為一股明確的勢力。我甚至猜想,像馬文君這樣顯然收受對岸資源的立委,可能也不見得能完全由國民黨指揮。如果民進黨面對的是這樣的野黨勢力,我想就算真的不過半,民進黨政府也不會再遇到像扁政府一樣的處境。

當然,只是立委不過半,對中國而言絕對是對台工作的巨大失敗,所以民眾黨是最重要的著力點,才看到之前發生的種種新聞。這樣的操作當然是粗糙且無效的,而且與過往中國對台統戰的模式有所不同,合理推斷這是中國「層峰」直接下達的要求。如果趨勢確實如此,我們對此應該不用太過悲觀,因為「層峰」一向很喜歡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在中國做自相矛盾的事情可能比較無所謂,因為中國人習於逆來順受,但在台灣,畢竟是別人的場子,用的是別人的遊戲規則,一旦倒行逆施,「效果」很快就會顯現。其他不用說,光是像李正皓這樣的人,中國都出不了一個,如果連李正皓都無法應付,中國的崩潰就是當然之理。

--

--

海鯤遺音
海鯤遺音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