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敦南關門,引出一堆文章(本文也算是其中一篇)感時傷懷。但其中最扯的,應該就是陳文茜所謂「每個台灣人都欠誠品一份情」,彷彿誠品要倒閉了,實際不過是關了個敦南店。
敦南店在誠品確實有獨特地位,因為他是始祖,也是核心。以前廖美立還在誠品的時候,誠品總經理羅玫玲就是誠品敦南店店長,就算後來開的店規模屢屢超越敦南店,敦南店的地位一樣崇高。敦南店是誠品的主心骨,某種程度上也是誠品之所以誠品的原因。
但更深一層論,誠品敦南是吳清友的直接意志。敦南店之所以長成這樣,就是吳清友的美學觀,以及他對一間理想書店樣貌的具現。但有關心誠品發展的人多少都會知道,自從吳旻潔接手之後,誠品就不是過去的誠品了。誠品不再以書店自居,而是變成選物取向的百貨公司;公司的獲利不再死扣在書本微薄的利潤上,而是精品文具、設計師品牌、攤位租金,在中國甚至從事房地產。從品牌價值來看,當誠品將所有的會員全都強制綁信用卡的那一刻起,誠品的意義就不再增加,只有一直遞減,我們只是看著這個誠品的品牌價值何時歸零。
但對很多不離不棄的支持者來說,只要誠品敦南還在,終究是誠品之所以還值得支持的最後關卡。以前誠品很多精彩的分店一個個砍掉,留下來的也都變得乏善可陳,甚至連書籍陳列與書區規劃都趨於貧弱。過去每間誠品各有特色,取向鮮明。但這是吳清友的誠品,是一去不復返的光景。
吳旻潔的誠品則不是如此,他要坪效、要獲利,販賣情懷只會虧本。嚴格來說,這是時勢使然。台灣經濟不再淹腳目,文化的渴求愈來愈稀薄,1990年代的《誠品閱讀》可以直接餵讀者霍布斯邦,現在誠品臉書粉絲頁只能直播賣花俏的日系文具,距離不能以道里計。可是霍布斯邦是虧錢的,是一群心中懷抱文化理想的左派小清新妄想在實打實的生意中傳播理念,賠了多少都可以全掛在老闆頭上;如今文學院出來的學生也要斤斤計較求職第一份工作有沒有三萬起跳,是實拿還是扣掉勞健保。要現代這一代人用無法在台北過日子的薪水成全誠品,台灣實在沒那麼厚底蘊了。所以繼任者只好開始花父親積累的「價值」,台灣花的差不多了,換個方向,轉往中國、香港、日本,繼續一層分薄一層。
我想這是台灣發展至今必然面臨的重組洗牌,現在剛好在一個新的轉折上。就文化上看,80年代的大中國情懷,孕育了漢聲、雄獅、誠品這些文化標誌。我覺得這是五四一脈延續到了台灣的伏流,可是他們沒有從台灣獲取養分,要等到第二代在台灣真正富裕的時候簇擁出一朵「中華文化」之花,這朵花在90年代盛開,在2000年後開始凋萎。隨後,中國崛起,順勢將這些「中國人」的文化移接過去,在這個「台灣的中華文化」逐漸淘空的趨勢下,台灣自己的本土文化才開始真正發芽生長。
這也映照80年代崛起的台北中產階級需求。80年代是台灣正富裕的時候,可是台北剛好要從前現代的城市轉變為現代城市,六線齊發的捷運工程將台北弄得像是戰亂破壞下的第三世界。台北人徒有財富,卻沒有匹配的城市樣貌與內涵,北美館孤懸在基隆河邊,幾乎只是像個花瓶一樣的擺設。誠品書店是台北中產階級對文化爛熟(sophiscated)的想像,把他們在巴黎、紐約、倫敦、東京的種種美好,用書或其他的什麼方式偷渡一點到台北,成就在誠品裡。忠孝東路被挖得像個戰壕,但只要轉進敦化南路,躲到誠品裡面,90年代的台北人也可以先行感受成為天龍國人的高尚氣味。
所以誠品成為台北的文化風景,不是因為台北有底蘊,恰恰是台北什麼都沒有,才能成就誠品。如果80年代的台北就有很好的美術館,或是很好的表演場所,誠品書店可能就不會這麼重要,一如紐約有林肯中心、有MoMA、有古根漢美術館,就不需要再一間附庸風雅的書店來當作文化標的。
當然,以台北這種第三世界國家的都會區而言,書店可以變成一個向外宣傳的文化亮點,已經是難能可貴。雖然誠品今非昔比,但光環還是在的,至少香港、中國還買單,甚至雨露均霑,很多人可以依著「誠品」經驗在中國混吃混喝──包含誠品本家的廖美立。廖美立先是幫做時尚產業的毛繼鴻在廣州開了一間宛如誠品翻版的「方所書店」,後來又幫印刷巨擘雅昌集團規劃深圳的藝術中心。中國前幾年也有很多地產集團砸大錢開書店,只要稍微講點格調,無一不是依著誠品風格來走,一定要木頭地板,一定要深色書櫃,一定要昏黃的間接燈光,一定要在旁邊開間咖啡廳,讓空氣瀰漫一股濃厚的咖啡味。「誠品」變成某種風格的代稱,在台北終於擺脫樹小牆新的暴發戶氣息後,中國忙不迭去接替這個揉合中華遺風與中產品味的意象。
但,台北的誠品終究不再是過去的誠品。當吳旻潔宣布要在今年關掉八間誠品店面後,大台北的誠品甚至退縮到基隆河以南。到底誠品還剩下什麼?陳文茜的說法雖然可笑,卻下意識的反應了很多人的感受:誠品什麼都不剩了。但我倒覺得,如果誠品走向變成擅長挑選商品的精品百貨,也是一條不錯的路線。台灣錢淹腳目象徵的中興百貨已經消逝,現在的台灣反而要賣「有點貴又不會太貴」的親民高級路線,才能在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社會進程中,努力維持住主流的市場空間。當台北確實已經成為一個文化爛熟的都會,誠品的重要性當然就不如以往,這才是我們應當高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