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寫實

海鯤遺音
Feb 17, 2021

--

從網友處看到的這篇冗長的影評,看完頗覺莞爾。該文重點並不在於幾乎把所有當年度台灣電影罵過一回的狠勁,也不是直指「李烈─葉如芬─鍾孟宏」的新一代台灣電影權力鐵三角的尖刻。而是,他講了這麼多,確實讓我感受到了他的恨鐵不成鋼,但那個「鋼」要長什麼樣子,我實在看不出來。

就像是當代藝術圈子很愛用西方理論來臧否作品,這篇影評也有著同樣的症頭。雖說這是台灣走評論路線的不二法門,但從這種「不得不然」就可以知道,無論是他們使用的語言,或是他們批評的對象,基本上都是橫向移植的產物,而且是花店買來的花直接插在土裡面的概念。這種情況,依劉仲敬的說法,就是窪地性格,所有東西都只是拿來就用,沒有自己的本源,所以假以時日,就會慢慢過時退化,不得不持續不斷的從花店買花,才可以永遠保持盛開的姿態。

但除掉批評或聱牙詰屈的書袋,文中對於去年台灣電影的認識,我覺得很準確,特別是「新(瓊瑤)健康寫實主義」這部分。但,為什麼是如此?文中對這樣的走向極盡批判能事,覺得這是一大退步。但若是以窪地的邏輯來看,就可以明確理解,因為「健康寫實主義」可以說是台灣有「國語電影」以來唯一自行發展出來的電影類型,而且難得的碰觸到了台灣本土。李翰祥的武俠片雖然也是自行發展,但他是奠基在無根的「中華傳統」當中;而楊德昌、侯孝賢等人形塑的「台灣新電影」,則是另一種無根,是「在台中國人對台灣的凝視」,雖然每部電影都在講台灣,但每部電影都離台灣人很遙遠。

相較之下,「新(瓊瑤)健康寫實主義」雖然充斥著說教與宣道的內容,但至少跟台灣人生命或經驗的某些部分交疊了。這對以外國電影(包含長期被視為「國片」的港產片)觀影經驗為主的台灣人來說,並不是很常見的經驗,因此成為難得的慰藉。文中幾乎不去談論,只是比附成A片的《孤味》就是很鮮明的例子,對啃咬西方理論、瘋狂掉書袋的作者而言,這部片子完全不可解,可是這偏偏是台灣觀眾買單的題材。

對台灣觀眾而言,看國片的需求也不過如此,觀眾真的不需要一個太過高深的理論或宏大的敘事。台灣電影也許需要更多的可能性,但前提是,在達到這些理想前,需要先擺平一些很實際的東西。電影界的互相包庇與同溫層取暖可能是文中真正想要批評的核心議題,但我也要說,所謂開放無私、公平競爭的環境從來不存在。文中夸夸其言的批評與背後隱含的某種理想,跟網路所謂的民主小清新對政治的觀點並無二致,都是一種何不食肉糜的心態。雖然我知道,如果要這樣計較下去,大家都很辛苦云云,又有什麼批評的必要呢?我想,這也是何以電影圈都是抱團取暖居多,厲聲批評者少的原因。

在某種東亞文人思維作祟的邏輯當中,能夠當個直言不諱的御史好像是社會進步獨立的表徵。但是耽於這種情境底下的言論,通常都沒有意識到,「御史」這種身分,基本上只是專制政權用來妝點開明形象的附庸品,實際上毫無用處。就好像朝鮮王朝的士大夫很愛公車上書,簽個名就想要逼國王就範,結果往往都變成掛在城牆上的一顆顆頭顱,這才是真正對抗會遇上的結果。如今的批評者搬出西方理論,想要證明自己是喝過洋墨水的進步份子,試圖彰顯自己可與西方先進社會比肩的不群姿態。但結果卻只是反映出現代社會生產過剩的學術無用份子,無法打入同溫層的忿忿不平而已。

不過,只是寫寫字罵罵人,都還算是可喜,至少說明台灣社會有足夠的文明厚度,可以讓這種東西寫來沒有後顧之憂。當有某導演或某監製語帶要脅地說作者「要負法律責任」時,還可以回覆成篇的譏諷文,放到網路上給大家「尚饗」,而不是從此消失在某個時空。這樣想想,台灣比上(雖然就這領域,我不知道所謂的「上」在哪裡)不足,比下一定是綽綽有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