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哈瑪斯在10月7日對以色列無預警發動陸空攻擊,引起世界極大的震動,以色列也迅速予以反擊。然而相當異常的是,這次的戰事讓西方社會忽然間變成「挺以」跟「挺巴」的兩大對抗陣營,在以色列反擊方興未艾時,歐洲與美國出現大規模的挺巴遊行,而且不只是居住當地的中東穆斯林,還包括很多自許很進步的西方人。就連好機車都發了好幾部相關的評論影片,討論Piers Morgan相當紅的幾部採訪。
不難想像,以巴對峙的態勢也傳到台灣,我看到很多人搬出千年複雜的歷史來佐證自己何以支持以色列或巴勒斯坦,但說實在的,對台灣人來說,以巴衝突雖然牽動世界大勢,但他們長期的宿怨與台灣毫無瓜葛。就政治站隊學而言,台灣當然站在美國官方的相同立場,但台灣人自己實不需要去偏袒以色列或巴勒斯坦,原因很簡單,無論是以色列或是巴勒斯坦,都與中國交好(這大概是撕裂的兩方少數立場一致的選擇),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對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的任何外國政權給予太多的關懷或憐憫。不過,有鑑於蔡總統已經在推特上發表對以色列的慰問,以色列駐台代表處也回應了,可能以國會因此調整對台灣的立場(尤其中國在這次的衝突中很明顯站隊巴勒斯坦),但仍要看他們實際的作為。
其實以巴衝突只是反映一個簡單的現實,帝國秩序的退潮與民族國家的健全仍在過渡的陣痛期,其動盪反映在仍舊勉強維繫帝國榮光的俄羅斯與中國邊緣。19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之所以有相對穩定的局勢,主要原因還是基於帝國賦予秩序,無論是鄂圖曼帝國或是大英帝國,在穩定的中央權力下,他們也許會有點紛爭,但多半能和平相處。如今的爭執,主要是還想要有帝國權力的俄羅斯背後插手的結果,如果沒有俄羅斯,以巴爭議不見得會那麼嚴重。同樣的,台海問題也是中國不肯放棄其帝國野心的主要後果,要不然照原始的共產黨邏輯,所有民族都應該自決建國,台灣最初的獨立意識,也是由台共而來。俄中兩國的帝國野心,是如今地緣政治不安的主因,只有俄羅斯與中國的帝國慾望徹底解決,國際才有可能有一個相對安穩的局勢。若照劉仲敬的看法,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俄羅斯與中國分裂,讓所謂的「大斯拉夫」或「大中華」的幻想徹底消失。
美國所帶來的長時間和平,給人類社會帶來一個前所未有的繁華景象。但有鑑於「和平」只是人類社會中短暫的過渡時期,一旦拖得太久,就會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反映在這次的以巴衝突,就是許多長時間活在和平環境的人,反常的支持巴勒斯坦與哈瑪斯挑起對以色列的戰爭。但從烏克蘭被俄羅斯入侵開始,很多人認為新一波的世界大戰已經展開序幕。當靈性世界紛紛宣告所謂的「新時代」的來臨之際,我們可能也要意識到,反映在現實社會上,可能是新一波的大戰。畢竟新的社會秩序,永遠都是伴隨著戰爭的破壞而來,而所有試圖延遲戰爭的作為,都有可能讓戰爭發生的時候更加殘酷且嚴重。
我們不得不承認,美國所帶來的秩序是無可比擬的,即使是美蘇對抗的時期,實際上蘇聯也相當程度受惠於美國所帶來的秩序當中。美國的困境在於,在維繫秩序的同時,也相當程度折損了美國自身的利益。迫使美國不得不在提供秩序的過程中,努力以其他方式來補償自己損失的部分。雖然美國在世界各地推廣民主的成效不彰,但考量到成功的民主制度運作,都只是既有的社會體制逐步演變的結果,缺乏對應結構與背景的國家基本上是不可能產生民主制度,與其說美國失敗,不如說美國過於天真。但在積極推廣了數十年之後,實際上民主制度也成為一種「雖然不好,但也沒有比它更好」的制度。唯一的「例外」是號稱自己更好的中國,但中國的制度與其說優於民主制度,不如說它實在太不透明了,我們不可能對中國的制度進行比較。
Pax Americana也許在我可見的未來會走向盡頭,如果美國不再提供秩序維持者的角色,恐怕會崩壞到回到大航海時代以前的狀態。在大疫過後,去「全球化」的進程已然啟動,再加上區域戰爭已經不斷爆發,如若大戰真的到來,我很難確定台灣人能否有足夠的韌性撐過這段衝擊。